核废水处理 |
文章来源:安庆市 发布时间:2025-04-05 06:32:33 |
但随着今后的发展及美国各州对光伏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美国市场仍然较为重要。 以截至去年底拥有高效电池产能6GW的通威股份为例,其去年底新投建了2个高效电池项目,预计到今年底可分别实现10-12GW产能,未来三年内的高效电池产能将达30GW。光伏行业应通过创新驱动和跨界融合,不断破解发展面临的弃光、用地和补贴等热点、难点及瓶颈问题。 连续5年新增装机规模全球第一的中国光伏行业,将迎来新的平价微利时代。再者,加快技术研究和创新示范,做好预测预报、智慧能源、微电网,多能互补、储能、能源互联网等相关工作,注意加强机制体制创新。在此背景下,以协鑫集成、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为代表的光伏龙头企业,纷纷加大对高效太阳能电池业务的研发建设力度,寄望于依托技术进步降本增效。光伏产业经过前些年大跨步迅猛发展,目前产业发展的宏观目标已有所调整,发展重点要从提高规模转向提质增效和推进技术进步上来。易跃春指出,中国光伏产业目前的发展重点应从提高规模转向提质增效和推进技术进步上来。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等行业人士表示。在龙头企业纷纷扩产、补贴退坡和上网电价下调等多重因素下,光伏企业今年的经营压力会更大但与此同时,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然而在4月份重磅政策的接连发布之下,我国光伏市场或将进入严控时代,国内新增光伏装机的下滑似乎已成定局。然而目前如日中天的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贸易的新形势之下,似乎也开始遇到了新的困难。如果目前全球靠前的几大光伏市场(美国、欧洲、印度)都对我国光伏施行贸易管制,那我国光伏产业将面临困境。所以对于国内光伏产业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加强技术创新,加强我国光伏产品的竞争力,向高质量、高效率、智能化转型。 但是第一轮磋商之后,透过商务部发布的通告,中美双方进行了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因此,我国光伏产业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印度、欧洲市场。 中兴被制裁之后,中国在某些领域的弱势让国人惊醒,由此掀起了一场全民强芯的风潮。国内需求转弱 光伏产业面临困境2010年左右,我国光伏产业呈现出两头在外的不利局面,因此在美国、欧盟的连番双反贸易管制之下一溃千里。可以说,作为芯片之一的太阳能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可谓是举世瞩目。痛定思痛,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之下,国内市场开始发展起来,几年之后,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场,高速的发展支撑了全球大半的需求。 从中兴到华为,再从华为到阿里,我国几大高新企业深受中美贸易战困扰。这是行业内始料未及的,众所周知,2018年是企业大规模产能扩张的一年,如果市场需求转弱,那将引发行业地震。201调查、301调查风风火火,印度、欧盟蠢蠢欲动,面临群狼环伺,我国光伏业界相当淡定,甚至隐隐有点不屑,毕竟一路被双反过来,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俗话说盛极而衰,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在经过连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经后继乏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先不那么重要的海外市场,开始变得尤为关键。只有当我们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只有当我们的光伏产品拥有最好的质量、最高的效率,才能极大的刺激国际市场的需求,我国光伏产业才能昂然走出去。 因此笔者认为,在光伏市场新形势之下,我国光伏产业要走出国门,必须做好以下两点:1、对外:放弃美国 争取印度、欧洲市场在国内市场需求转弱的情况下,国外市场对我国光伏发展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中国目前在新型技术的应用方面全球第一,但是在研发方面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这是需要清醒认识的一个方面。 与高技术芯片领域类似的是,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史几乎也是一部在各种国际贸易管制之下的血泪史。可是在群狼环伺的国际贸易背景之下,我国光伏产业走出去面临困境。其次,欧盟经过多年的双反之后,其境内的光伏产业已经萎靡不振,多数光伏企业都已经倒闭,近年对我国的双反有放松的态势,在此情况下,我国光伏产业需要把握机会,争取重新进入欧盟市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除了规模独步天下之外,行业内各种先进技术的发展,我国也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国内市场已经难以保持巨大的需求。2018年或许是光伏行业的节点,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国内光伏产业,追求高质量、高效率、智能化成为了未来光伏行业的趋势。 2、对内:智能化转型 追求高质量、高效率面临走出去困境,我国光伏产业亟需加强自身的竞争力。首先,印度虽然一直叫嚣着要双反,但是尚未作出损害非常大的贸易措施,而且印度市场的发展很快,潜力巨大,是未来全球光伏市场的必争之地,所以印度市场是国内产业必须要进行布局的海外市场。 虽然目前我国在光伏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需要认识到的是,一些领域仍然处于落后状态。比如HJT电池、N型电池、IBC等新型电池的研发最早都是由国外提出,有的电池效率纪录虽然由国内企业保持,但是量产方面却落后一步。 遭遇如此困境,我国光伏产业如果未能及时打破枷锁,冲出国门,或将不得不走向产业萎缩。在平价上网前夕,相关政策也开始收紧,对光伏项目进行严管,督促行业开始转型。 在国内市场红红火火的情况下,我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降到了冰点,因此有底气也有信心面对欧盟、美国的接连双反。在此期间,美国、欧盟等地一直没有放弃对中国光伏产业的贸易管制,但是依然难以阻挡中国的崛起。在此情况下,我们需要认清形势,对各个市场进行突破。因此在国内需求转弱的情况下,国外市场的开拓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 尽管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实行之下,国内光伏开拓了多个新兴市场,但是这些新兴市场一是发展比较落后,二是需求比较小、体量小,难以支撑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贸易管制重重 如何突破枷锁?在中美史诗级的贸易战之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小规模贸易战早已酝酿多时 目前,首批公共机构光伏应用试点名单已经确定。《合肥市推进分布式光伏应用实施方案》提出,开展公共机构建筑光伏应用试点示范和实施光伏进园入企行动计划,建设一批公共机构建筑示范项目和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打造一批光伏应用示范工业园区。 在光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策的支持如影随形,既有真金白银的补助,也有对于推广应用的鼓励。大力挖掘可用空间为挖掘可用空间,我市将目光转向了粮仓、公共机构、工业园屋顶等。 密集出台政策加快推动发展合肥的光伏政策在全国创造了多个第一。《合肥市仓顶阳光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粮库单个库区可利用屋面总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2000年以后新建的平房仓,屋顶载荷达到22千克/立方米以上,或经鉴定结构荷载符合建设要求的其他仓形,应积极实施屋面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后,我市将再次开创光伏应用领域全国先河,成为全国首个集中在公共机构屋顶试点光伏电站的城市。去年,我市先后出台《合肥市仓顶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合肥市推进分布式光伏应用实施方案》,为太阳能光伏应用开疆拓土。 2014年,《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光伏推广应用的补充通知》出台,对城镇居民建设家庭光伏电站给予大力支持。当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试点工作,此举在国内开了先河。 在政策引领下,我市以推广应用促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光伏发展路径。截至今年3月初,我市已并网地面电站及分布式项目15502个。 2013年6月,合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光伏推广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除按政策享受国家、省有关补贴外,合肥市将按年发电量给予项目运营企业0.25元/千瓦时补贴,让合肥在全国率先进入了光伏度电补贴时代。政策不断档,推动有重点。 |
下一篇:武汉工贸职业学院新校区在大悟开建
|
相关资料 |